中国汽车厂商加速抢滩南非 伊丽莎白港要做“非洲底特律”
2017-12-30 15:03:52 来源:腾龙国际客服
伊丽莎白港是南非最主要的汽车工业中心,堪称“非洲的底特律”,福特、通用、大众等多家汽车公司均在此设有整车或发动机装配厂。三年前,距离伊丽莎白港新港不到4公里的库哈工业区,迎来了第一家中国汽车制造商——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一汽”)。
每个工作日的早晨,40岁的Mousa Jean Pierre Kasongso都会穿上蓝色制服,告别妻子和四个孩子,赶在7点30分之前进入一汽的工厂。今年是他加入一汽的第11个年头。一路走来,他已经是一个十人技工小组的组长,时薪从最初的12兰特涨到84兰特。
实际上,Kasongso并不是土生土长的南非人,而是从刚果(金)来南非寻求避难的人。2006年,他只是避难者,还不是永久难民,虽然可以合法工作,但每三到六个月就必须在移民局续签身份。为此,很多公司都不愿给他长期工作合同,只有一汽向他敞开了大门。据了解,一汽最多的时候曾雇佣超过10名来自刚果(金)的避难者或难民。
对于他的中国老板,Kasongso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他心存感激。“他们愿意给每个人进步的机会。他们不指望你一来就什么都会,他们愿意用自己的知识和经验来教你。”他说,“中国人对待工人非常友善,没有老板的架子,愿意跟我们做朋友。”
如今,一汽工厂迎来了新邻居。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汽”)正在旁边建一座比“一汽”大五倍的工厂。“2018年北汽南非工厂投产后,将成为南非及非洲一次性投资规模最大的汽车工厂,达产后预计整车及零部件工业增加值约186亿元、带动南非出口贸易金额约为62亿元。”中国驻南非大使林松添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时说。
“从10年前开始,中国汽车企业开始在南非扎根,一汽是第一家,接下来将是北汽。它们将给南非汽车产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南非汽车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科瑞·库泽(Corrie Kotze)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时指出,尽管很多欧美品牌已经在南非深耕多年,但以非洲为主要市场的中国汽车品牌依然有发展空间。
不过,库泽同时也指出,南非是汽车种类最多的国家之一,各个品牌竞争异常激烈,这可能会给中国汽车企业带来一定挑战,他们需要花时间建立品牌认知度。目前,在南非经营的中国汽车品牌包括一汽、北汽、北奔、江铃、福田、东风、长城、奇瑞、长安、吉利等。
汽车业成为南非制造业支柱
“近年来,南非经济持续疲软,给很多行业带来了影响,但汽车产业发展得还不错。”库泽说。作为南非制造业龙头,汽车和零部件生产在2016年占到制造业产值的33%,对GDP的贡献达到7.4%。南非汽车产量在非洲地区位列第一,占比高达83%。
2016年,南非年产量近60万辆,是全球第22大汽车生产国,比前一年下降2.8%。当年,共有20个国家的年产量超过100万辆,其中,中国以超过2800万辆位居世界第一。多年来,南非一直在向年产量超百万辆的目标冲刺。但库泽说,南非可能还要再等上8到10年才能圆梦,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海外的需求。2016年,南非汽车及零部件出口额达到1711亿兰特,占到南非出口额的15.6%,创下新的纪录。
分析认为,南非地理位置优越,基础设施相对发达,金融、法律体系健全,劳动力资源充裕,再加上制造业种类较为齐全,汽车产品可以低税或免税出口欧美,已经受到全球主要汽车制造商的青睐。宝马、福特、大众、通用、奔驰、丰田、尼桑均已纷纷在南非设厂。
对于南非汽车业的前景,库泽指出,尽管南非整体经济表现低迷,但政府对汽车业政策支持已经发挥作用,如投资享受的关税减免、禁止二手车进口等,再加上七大OEM(外国七大汽车品牌的代工厂)打下的坚实基础,汽车业将会在南非经济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然而,兰特大幅贬值也给外资企业带来了挑战。江铃南非公司总经理戴维平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对我们这种纯进口企业来说,这让我们的成本大幅上升。而我们的销售价又不能根据汇率变化大幅波动,导致利润空间被挤压。”江铃汽车从2009年起向南非销售皮卡等乘用车,还没有建立组装厂。
伊丽莎白港——“非洲汽车枢纽”
无独有偶,无论是一汽,还是北汽,都把工厂选址范围从南非7个工业区缩小到伊丽莎白港、东伦敦和德班,最后又都纷纷选择了库哈工业区。一汽南非工厂厂长刘世杰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对汽车制造商来说,伊丽莎白港具有得天独厚的经营环境。
库哈工业区于1999年成立,占地1.15万公顷,由东开普发展公司全资拥有,由库哈发展私人有限公司运营,并获得南非贸工部36亿兰特和东开普省11亿兰特拨款。该工业区位于南非东开普省曼德拉湾市以北15公里处,距离伊丽莎白港的新港不到4公里。
为了弥补现行工业开发区的政策缺陷,南非政府于2016年颁布特别经济区法案,现已正式生效。该法案确定了包括伊丽莎白港在内的13个特别经济区,在特别经济区的企业可以享受企业税率15%、投资返还、投资补贴、增值税和关税减免、雇佣当地员工奖励等优惠政策。为了支持特别经济区的发展,南非还专门设立了融资工具,包括紧急特区基金和开发性融资机构。
当前,南非政府已经宣布,要将库哈工业区升级为经济特区。一汽和北汽在库哈工业区的代表均表示,听说了这个消息但还没有看到政策有什么变化。但刘世杰认为,这至少说明南非政府对库哈工业区的重视,没准整个园区的运作水平会得到提升。
在考察过东开普省的投资环境后,林松添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说,库哈经济特区是迄今为止非洲大陆最具备条件的经济特区,是中国企业来非洲投资兴业的好去处,宜产宜居,期待和支持更多的中国企业到库哈投资兴业。
一汽在南非销量逆势上扬
1994年,一汽集团开始向南非市场销售整车,成为当时南非唯一的中国汽车品牌。2010年,中非基金与中国一汽合资1亿美元,在非洲扩建汽车生产线。2014年,一汽南非库哈卡车组装工厂落成并投产,年产能5000辆,是中国在非洲最大的汽车组装项目,被南非总统祖马誉为“南非的底特律”。
刘世杰指出,自2014年投产以来,尽管受经济低迷的影响,南非商用车市场整体下滑,但一汽的销量却一直逆势上扬。2014至2016年,南非商用车销量分别增长1.4%、-3.4%和-12.2%,而一汽的同期销量增长分别为82.3%、50.1%和18.2%。2016年,一汽实现销量1080台,增速为全行业第一。
同时,一汽南非市场份额连续三年稳居中国车企第一位。在2017年前三季度中,一汽为4.6%,排名第9,远远领先江铃(0.6%,排第14位),但与前三名的五十铃(16.8%)、奔驰(16.5%)和日野(13.0%)还有很大差距。
黑人闹罢工是中国企业在南非最头痛的问题。一般来说,南非各工会每年都会组织大大小小的罢工和游行要求雇主涨薪,这在制造业尤为普遍。但刘世杰告诉本报记者,尽管一汽工厂大多数员工也参加了工会,但目前还没有发生过重大罢工事件。
据了解,在库哈工业区,员工涨薪问题主要由行业协会与工会进行协商。“他们谈完了,我们就执行。”刘世杰说,“今年正好是一个节点。双方很顺利地达成协议,没有造成罢工。”一汽工厂现有100多名员工,其中95%以上是当地员工,除了个别白人外都是黑人。
跟大多数外资企业一样,员工签证是他们在经营中遇到的另一项挑战。当前,一汽工厂只有三名中方技术人员,都是在国内等了三个月以上才拿到签证,之前还有人被拒签过。“我们派来的是必需的管理人员,没有这些人的支撑,企业很难运作。”刘世杰说。
北汽工厂预计延至2018年年中投产
继一汽之后,北汽成为又一家进军南非汽车产业的中国汽车制造商。2016年8月,北汽南非工厂奠基仪式在库哈工业区举行,这是南非近40年内最大一次绿地投资项目。工厂一期投资规模约1.5亿美元,将建成焊装、涂装、总装三大工艺车间,规划年产能4万-5万台。
北汽南非公司由北汽集团注资65%,南非工业发展公司出资35%,总投资将达到8亿美元。北汽集团董事长徐和谊曾介绍,工厂建成后年销售收入可望达到13亿美元,占南非汽车行业年销售收入的10%,同时带动当地逾1.5万人就业。
北汽南非工厂计划同时生产左舵和右舵汽车产品,其中的60%将出口到南非以外的非洲,包括南部非洲、中部非洲和北非,一期产品规划为轿车、SUV和皮卡等。为了给投产后的营销做准备,北汽南非从2017年4月起以整车进口的方式试水南非市场。
据新华社报道,2016年8月,徐和谊在北汽南非工厂的奠基仪式上称,工厂将于2017年年底正式投入使用。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于2017年11月底探访库哈工业区时看到,工厂厂房即将封顶,道路平整和绿化工作还没开始。
北汽国际发展有限公司南非事业部副总监杨光告诉本报记者,南非黑人由于各种历史原因失业率一直居高不下,作为近年来最大的汽车类投资项目也自然吸引了众多利益相关方的目光,一夜之间出现众多黑人商业组织要求承包该项目,部分组织还提出了一些无理要求,如不满足就干扰施工。
“在建设期间,我们已经尽量聘用当地员工、在当地采购原材料,以提高当地社区的参与度。短期来看,无论如何也无法解决满足所有人的需要。”但杨光指出,“从长远来看,北汽工厂将进一步完善南非的汽车全产业链,有效带动南非经济社会发展。”
为了应对南非特殊的施工环境,北汽也在想办法与南非黑人商业组织沟通,2017年举办了10多次工程交流会和新闻发布会,详细介绍招投标制度和采购计划并及时通告工程进展。同时,北汽不仅为南非黑人留出专门标段,还适当简化了招投标流程。除此之外,北汽还举办了多场社会责任活动,包括向当地敬老院捐赠50部轮椅等。